2007年1月1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跨国迂回走私 伪造车牌公章
国内最大汽车走私案开审
蔡岩红

  由广州和南宁海关联手破获的一个境外购货、闯关运输、境内销售一条龙的“地下”走私团伙,在一年多时间里疯狂走私“奔驰”、“宝马”等二手高档汽车累计2043辆,案值约6亿人民币,偷逃税款约2.2亿元。1月9日至1月12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用4天时间开庭审理了这起我国海关迄今破获的最大一起二手汽车走私案。

  “陈氏家族”操控走私
  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和境外走私态势影响,一度曾在广东南海九江销声匿迹的汽车走私活动又活跃起来,一些侥幸逃避打击的走私汽车团伙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又重新纠集起来,形成了更加隐蔽和专业化的走私犯罪团伙。
  而这一苗头也被海关所察觉。2003年,广州海关缉私局、南宁海关缉私局陆续查到一些零星个案,结果发现,这些案件背后的操纵者居然都指向“陈氏家族”。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摸查,一个以广东南海“陈氏兄弟”为首的走私汽车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该团伙从美国和香港组织二手车源,经海路运至越南芒街,再由广西东兴庞世德等走私团伙从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偷运走私入境,然后通过广西南宁、广东南海九江等集散地,销售至全国各地的走私链条上。
  2005年8月31日,代号为“8·31”的专案组正式成立。9月17日,缉私抓捕行动在粤、桂两地海关同时铺开天罗地网。当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先后抓获陈乃智等陈氏团伙核心成员13名,南宁海关也同时将庞世德团伙的核心成员12名及其他团伙成员27名顺利抓捕归案。同时在犯罪嫌疑人陈耀文处搜出一个庞大的“地下车管所”,各种假车牌、假行驶证、假公章、假军警用品应有尽有。

  跨国迂回线路走私
  “走私团伙采取了跨国迂回的走私线路,这在我们侦办的汽车走私案件中还是首例。”广州海关缉私局一名指挥人员告诉记者。走私团伙为逃避打击,舍近求远,改变以香港为基地,采取了从美国、香港组织二手车源,经海路运至越南芒街屯积,并通过中越边境的北仑河从非设关地点偷运进境。
  为便于销赃,走私团伙还疯狂制造假车牌、假车辆资料。设法窃取国内同型号合法车辆的信息资料,凿改车辆发动机、车架号码,刻制全国各地车管部门、军队车管部门的印章,制作各种假车牌假证件,并且还用假印章为一些已经销售出去的走私车办理假年审手续。涉案车辆销售范围极广,涉及除西藏之外的中国大陆所有省份、直辖市。

  走私团伙呈家族化
  陈乃智,“陈氏团伙”的“主脑”,三十出头却已涉足汽车走私多年。早年移民加拿大,披着外籍华人的外衣,频繁往返于境内境外,每次回来对账收款后即当场将账册撕毁,并与其兄陈乃强联手走私。陈乃强又安排其堂兄陈乃坚到越南参与汽车修理厂的日常管理,并负责到广州采购该修理厂维修汽车所需的零配件,同时接收走私汽车和收取车款。
  走私链条上的另一关键人物则是广西防城人庞世德。庞接受陈乃强的雇请,纠合李石贵、杨成等人负责走私车的运输,由李石贵负责“水路”,杨成负责“陆路”,帮助陈氏兄弟从越南芒街经北仑河偷运走私汽车到广西东兴,再运往广东南海九江,共计收取运费1102万余元。